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书仓网 >> 宋朝大官人 >>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三份报纸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三份报纸

翰林学士院、御史台、史馆筹划办报之事,三者皆是朝中公正之表率。看似这三处地方都是清水衙门,而实际上这三个地方亦是利益所在。

御史台眼下是鲁宗道在管着,自成一派。学士院中的人,将来至少是参政、三司使级别的人物,至于史馆就更了不得了。挂名兼修史馆的是哪一位?是首相。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若把握平衡不了,就会酿成不可挽回的大祸。那些官员被罢官夺爵,陈初六不关心,就是怕别人借由这些事情,将办报的事情喊停了。

故而这三者各有侧重之处,御史台更加偏重于时政,而翰林学士院则更加注重文章诗赋、科举学业,至于史馆既然是编纂史书劝人向善的,那自然就注重教化了。原本属于史馆报房的时政,则落到了御史台手中。

三者各有侧重,但却都能影响朝中舆论。若打个比方,那就是人民日报、高考考试范围和作文题目、感动时代人物评选,都能影响舆论,只是方式和方向有所不同。

但无论如何,朝廷办报的事情已是定了下来,早已不存在能不能办,可不可以办的问题,只有怎么办,怎么办好的问题。

这首要之事,便是钱从何来?

史馆的解决办法,十分简单。原来不就是有一个报房么?那就将报房的资源调动起来,给报纸定个市场价,半强制的卖给各地州县就是。

这种注重教化的东西,而且是朝廷办的,你敢不买?那等你到吏部评定的时候,先定一个有失教化的罪。

这不仅有钱办报了,还能给清水衙门一笔进项。史馆那边便是以最快的速度,将报纸给办了出来,取名“春秋时报”。春秋乃是儒家六经之一,相传为孔子所做,以春秋为名,不仅排面足,而且春秋二字,有种道尽古今天下事的沧桑,韵味悠长。

史馆春秋时报所载,皆是四方各地的忠臣、孝子、烈女的好人好事故故事以煽情的文笔,写这些感人肺腑的故事,动之以情,最后晓之以理。这报纸一出来,先是强迫各地州县买,到后来各地州县竟然抢着要买。

教化百姓,这是许多州县官都要头疼的事情。教化读书人容易,跟他们讲圣贤之书即可,可百姓没读过书,不认识字,也就听几则这种故事感化一下了。

可那些州县官的文笔情怀都不怎么地,编不出什么故事,地方上也没有这么多好人好事发生。有了这春秋时报,可谓久旱逢甘霖。

只需找几个读过书的人,拿着报纸四处去讲故事便可以了。至于效果,各地州县发现本地的盗匪都变得少了一些,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春秋时报的功劳。

欧阳修就在史馆编书,他原本跟陈初六有经验,有这个办报的经验,故而一路高升,从小小的修撰,直接升到史馆检讨,挂礼部主事的衔了。

至于御史台办报,也很简单。他们对朝中的奏章诏书都有查看之权,闻风而奏,又使得他们的鼻子耳朵都十分灵敏,故而办起报来的速度不慢。

御史台主要是刊载时事,这时事不是百姓发生了什么,也不少那个青楼的花魁出轨了,更不是什么多人运动和字母圈,而是朝堂上的大事。

哪里出现了祥瑞,哪里起了天灾,哪处边境起了冲突,又有什么外邦前来入贡,朝中哪个官员娶了小妾十分不要脸,官军在何处打了胜仗。谁升官了,谁降职了,谁受罚谁领赏了,这些都要刊载,还要评论。

于是御史台的报刊名称,那就是“至公社论”。但各司抄录所颁发之上谕及本章折件,未交发科抄之件,不得刊发。有应慎密之本章折件,须十日后方许抄发。故而至公社论先半月一发,而后三日一发。

至公社论的对象,仍旧是之前邸报的对象。但邸报只是简单的抄录、记录,而至公社论则是对事情进行了评价。这要是发出去,那些远在天边的州县官员,便可从这上面知道朝中的真实动向,舆论走向,比邸报更具有信息价值。

这两个衙门的报纸办出来了,反倒是翰林学士院的报纸,还迟迟不肯露面。要知道可是陈初六在翰林学士院先将这办报的主张提出来的,眼下翰林学士院反而落后了,这不得不令人笑话了几日。

其实翰林学士院有翰林学士院的难处,真正的翰林学士,满编才六七人,加上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也不过是十几人,而且大多数人还是挂衔。譬如晏殊,他本身是在三司办事,只是兼任翰林学士而已。

故而翰林学士院影响虽大,但人力不足。人力不足倒也罢了,财力也不足,翰林学士院根本没有拨款。史馆编纂史书,好歹还有朝廷拨款,而翰林学士院没有别的任务,就只有写诏书,每年拨来都是笔墨纸砚,一文钱都见不着。

陈初六想自己出钱办报,这也不行,若全由他出钱,那朝野会不会说这是陈初六裹挟公器,将翰林学士的报,变成了自己的私报?这种做了好事海得挨骂的事情,陈初六也懒得去做。

要钱又要人,没钱又没人,实在是难以有所施为。但时间是过去了,陈初六在大内之中四处闲逛,这一头又看到了集贤院大门,不由得拍手称贺道:“不错不错,就是这里了。”

集贤院掌修书之事,里面也是人才济济。这一片区域,还有陈初六当年待过的右文殿,还有集英殿、秘阁等多处学士云集的地方。在外人看来,“翰林”一词中,其实也包括这一群人。

平日里这些学士,也暗暗以翰林学士院为首。毕竟翰林学士院掌院学士浦城章,乃是清流领袖。这些人不卖陈初六的面子,也得卖浦城章的面子。

对陈初六的到来,集贤殿中的人俱是行礼相迎。只见一熟人走了出来,乃是集贤院直学士韩琦,走到陈初六面前笑道:“陈学士,下官这厢有礼了。今日正是下官在直集贤院,不知大人到此可有什么公干?”

说罢,韩琦手往天上拱了拱,然后看着陈初六,这就是在问有没有圣旨什么的 ,陈初六摆摆手道:“本官就是随意逛逛,稚圭无须多礼,集贤院现在正在修什么书啊?”

喜欢宋朝大官人请大家收藏:(www.shucangxs.com)宋朝大官人书仓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宋朝大官人最新章节 - 宋朝大官人全文阅读 - 宋朝大官人txt下载 - 星空没有云的全部小说 - 宋朝大官人 书仓网

猜你喜欢: 穿成破产大佬妻沈浪苏若雪最新更新神级龙卫刚刚鬼王的金牌宠妃星汉灿烂,幸甚至哉ABO垂耳执事完美人生沈浪免费窃天长兄如父想做姐姐的小狼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