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书仓网 >> 宋朝大官人 >> 第八百六十六章 成立商行

第八百六十六章 成立商行

阳曲县衙里,各乡里长、乡老聚集在这里议论惠农商行,陈初六与邢学林坐在上首,默默地看着。地方胥吏,地方大族,这两个不好惹的势力,陈初六大手一挥将他们聚集起来为地方做事,邢学林看着都有些按捺不住激动。只听得底下人议论道:

“挺不错的,由本地这些大族贷出,总比去官府借,去当铺要好得多。”

“是啊,陈大人请来的这几位,可不光是有钱,还有善心呢,以前本府有灾情,这几位员外都主动拿钱赈灾。”

“哦?这么说来,在他们这里借钱,不急着还的了?”

“哼,那是自然了,人家家里的粮食放在仓库里都烂了,串钱的绳子也断了,就算我们还回去,他们兴许还看不上呢!”

“对了,我也姓王,他也姓王,这几百年前咱可是一家人,我找他借,是给他面子,这乡里乡亲的,他也得好意思要帐啊!”

“啊呸!你就知道跟人家攀亲戚,人家认你么?刚才人家都说了,这是做生意,做生意你们懂吧?哪有肯亏本的?这惠农商行办不成……”

王、乔两位士绅,站在众人质疑的目光面前,局促得很。本来陈初六给他们打的气,现在又泄气了。听这些人的议论,不就是想吃他这个大户?

陈初六只好站出来,扫视一眼之后,众人都安静下来,他道:“本官在落魄之时,也借过钱,当然知道这利息越少越好,不要白借最好,可到了白借的时候,白拿不用还最好。要是这般贪得无厌,只会逼得好人不做好事,去找黑心的借钱。”

“找他们借是什么利?本官查过了,在外面借钱贷粮,少的也要五分利,甚至要要给七分利、八分利,还有驴打滚,小门小户借这种钱,一年就连家带人都赔进去了。你们说是借这样的钱好,还是在惠农商行借钱要好?”

这一下,大家都不敢再说什么,点头道:“別驾说的在理,多少分利息,咱们也不在意,要是小斗借出,大斗借入,借出的都是陈粮,还回去却要白米,这谁扛得住?”

看样子大家还是怕,毕竟这里头有官府插手,这时姓王的员外站起来道:“都说了这是做生意,如果用那种方法害你们,你们大不了又去找别人借就行了。总的来说,你们觉得怎么合算,就找谁借钱、”

“哦,既然是这样,那把我们叫来做什么?”

“就是让你们向百姓宣传一下,另外不是说了嘛,把粮食和钱存在惠农商行里,就有利息可赚,还能够参与监督。”

“敢问王老爷,这利息到底多少,借钱又有些什么要求,要是还不上了,怎么办?”

“不会还不上,家里没钱还,难道还没有一膀子力气?若真是借了粮,家里遭遇大变,比如死了当家的,只剩下孤儿寡母。这笔钱,由官府出了。但有一个条件,这家人遵纪守法,要是良民。”

大家把看向陈初六,只见陈初六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姓乔的那位接着又道:“经过与陈大人的磋商,以及我等几个家族的合计,这利息定在二分上下,要是借得少,就二分半息,要是借的多,可以少到二分息。”

“这借钱,也不是张口就借的。其一,若家里有田产,可找到诸位乡老,要一份作保的文书,或者找三户有田产的人相互作保,即可借钱,最高不得超过田产所值。其二,家里没有田产,也可互保,但能借的钱就少了。”

陈初六看到底下的那些里长眼前一亮,这要想借钱,先过他们的手,这不就是说他们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索取了?好事,大大的好事!正在大家喜上眉梢的食盒,陈初六冷哼一声,站了起来道:“你们想要钱,本官知道,惠农商行既然有官府参与,那官府就要上下监督,可谁要是从百姓手里要钱,别怪本官不客气。”

“咳咳,对了。”乔家、王家的人一同道:“惠农商行每年是会给各位里长、乡老一些酬谢的,惠农商行的一成股份,免费提供给大家。若是惠农商行有什么亏损你,大家年末分红不也就少了?”

“明白,明白。”众人点点头,但心里还是说,天高皇帝远,这么多人,你管得了谁?要钱不行,要窝窝头不就成了,嘿嘿!

商讨了半天,惠农商行揭牌成立,这细节上的事情,有邢学林去办。阳曲的惠农商行,是一个试点,为的是给太原府其他县树立榜样。哪怕在临川已经成功实行义仓,陈初六也没有一开始就在太原全面推行。因地制宜这条原则,永远不能丢。

回到府衙,陈思怀正在书房,手里拿着一篇文章,等着陈初六回来给他点拨。这个弟子,在陈初六眼里亦师亦友,见了他写了文章,二话不说,便拿来看了。

陈思怀写的题也是“通商惠工”,这令陈初六颇有些惊讶。上一次在四为学院布置作业,写的是“通商惠工”,但这些人写起来,没一篇佳作。只有一篇反驳“通商惠工”的文章还算写得通透。陈初六在矮个子里拔高个子,才选了一篇反驳的。

拿过陈思怀的文章,只见其开篇第一句,便是“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这是陈初六常用的釜底抽薪,不是说士农为本、工商为末嘛?那是你们胡说八道,圣人认为,士农工商都是本。随后就摆出道理和典故,说明工商皆本,既然皆本,那怎么能重农抑商呢?

“抑末厚本,非正论也。”

那工商皆本,为什么古代要重农抑商呢?那是为了避免社会资源浪费,比如过于奢侈的宴会、神巫骗钱、过分的祭祀,因为这些浪费资源,这才有圣人的抑末之道。

“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一概痛绝之,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

重视农业,是为了让百姓脱离贫困,百姓贫困的原因,不是商业,而是那些恶习,所以要一概痛绝这些恶习,而并非是痛绝商业。这解释得固然有些牵强,但陈初六读完这篇文章,仍旧拍手大喜道:“思怀,你把为师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喜欢宋朝大官人请大家收藏:(www.shucangxs.com)宋朝大官人书仓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宋朝大官人最新章节 - 宋朝大官人全文阅读 - 宋朝大官人txt下载 - 星空没有云的全部小说 - 宋朝大官人 书仓网

猜你喜欢: 穿成破产大佬妻沈浪苏若雪最新更新神级龙卫刚刚鬼王的金牌宠妃星汉灿烂,幸甚至哉ABO垂耳执事完美人生沈浪免费窃天长兄如父想做姐姐的小狼狗